安全教育

安全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安全教育 -> 正文

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小知识

来源: 宣传信息科 时间:2022-08-05 作者: 点击:

第一特点是跨区域性。手机短信、电话、互联网络诈骗没有固定的作案时间、地点,犯罪分子与受害人不接触。作案范围广,犯罪空间相对较大,犯罪分子在甲地,诈骗的对象可能在乙地、丙地。

第二特点是高科技性,此类犯罪利用手机、互联网络、电话作为载体,使用VOIP群呼平台、短信“群发器”、设立虚假网站、QQ、MSN、SKYPE等方式来行骗。

第三特点是多样性,新型诈骗犯罪所设立的名目迎合人们的各种重求及避害心理,以电话欠费涉案,亲属被绑架,发生意外,银行卡消费,汽车退税,高新工作,低价购车,快速办证,低息无抵押贷款,网上低价购物,提供股票信息,中奖等等。

受害人一旦接收到这类的信息,便会试探着去尝试,而骗子则编出种种似乎合平情理的要求,让受害人一次次心甘情愿的拿出自己的钱财,最终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。

电信诈骗主要有欠费涉案,冒充亲友,消费退税,中奖,股要笑几大米,其中欠费涉案是目前最突出,危害最大的一类,被骗的对象包括政府机关部门的干部,教授、律师,老板、专家学者等等。

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:

(1)欠费涉案诈骗的手法:

第一步: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电话群发联系事主固定电话或手机。(通过网络软件可实现任意改号,显示其设想骗取事主信任的任何电话号码)

第二步:冒充电信部门的电话录音(语音亲切,仿真度非常标准)称事主电话欠费或在异地开通的电话欠费,提示你如有疑问请按0转人工台。事主看到电话显示的是10000号,信以为是电信部门,于是就按提示操作转入人工台(如果事主此时挂断电话再拔10000号查询或根本不理会,那就不会上当)。进入人工台,会有人熟练地报工号、名字并与事主核对身份与帐号资料(还配有一些电信局办公的背景声音),然后声称经过查询发现事主确实有一笔大的欠款。如有疑问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,然后很客气地帮事主将电话自动转接到所谓的公安机关。

第三步:当接通所谓的公安机关后马上有人标准地报警号、姓名,并熟练地告知事主“这里是XXX公安机关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”(很礼貌,逼直,还配有一些对讲机,接外整,请示报告笔公安局办公的背暑声音),当事主说明原因后,该名假冒整空的犯罪公子就故意逼直的询问核实事主的身份资料,并表示可以请求上级帮事主核实情况,此时故意挂断电话。

第四步:过一会后,回拔事主电话说“我们是XXX公安机关,经查询你的身份被他人盗用涉嫌经济犯罪(或涉嫌洗黑钱或涉及秘密案件等理由),这个电话就是我们的办公电话,不信可以打114查询”(其实此号码是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软件进行了改号),此时事主一查,确认是XXX公安机关的电话县码后就确信不释了,然后要求事主按提示电话“报警”,有时还会帮事主

制作电子笔录等等,目的是让事主深信不疑。

第五步:将电话转到所谓的检查院、法院、证监会等部门,这些假冒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编造各项理由威胁要冻结、没收事主名下所有的银行,股要坐存款,要求事主按昭他们提供的方式(到银行转帐或网上银行转帐)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他们提供的“安全帐户”暂为保管。

(2)冒充亲友诈骗手法

电话联系事主,让事主猜其身份,冒充事主的亲友、战友、领导,套取事主资料。现发展到有一种手法直接叫事主的姓名,自称是阿X(冒充事主的亲友),电话换了等等。

(3)中奖诈骗手法

犯罪分子通过网络、短信、函件等形式发出虚假“中奖”信息,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,骗取事主提供手续费、服务费或“税费”等。

(4)股票诈骗手法

由电话组通过网络、短信、报刊、杂志、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出所谓的股评专家信息。骗取受害人汇出“会员费”或以协助炒股的形式骗取受害人汇出原始股本。

西南林业大学 — 保卫处 版权所有